简介

火热的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二太公家史(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小洪飞看著蓝色经书上的字,说道:“二太公,我……没有人教过我,不识字,故不知是什么书。”

“你不识字,却对书感兴趣?”二太公疑惑地看着小洪飞。

小洪飞点着头:“是呀。”

二太公双眼紧盯着他:“我教授的诗文,你听得懂吗?”

小洪飞随口而答:“这些诗文很容易记,但我不大懂。”

“诗文很容易记?”二太公皱起了眉毛,想不到这小子讲起话来却如此狂妄自大。

“这本《诗经》,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又称《诗三百》。我们初时念诵也并不容易,更遑论要记住哩。你怎么一开口就说诗文很容易记呢?”二太公解释完《诗经》后,不由得又问,“你能记得住?”

小洪飞坦言而答:“我能记得住,您不信,我背给您听。”

“师前无戏言,你真的能背?”二太公疑惑地打量着眼前的曾孙子。

“嗯。”小洪飞点了点头。

“你能背出多少?”二太公试探地问。

小洪飞率直而答:“全部都能背出来。”

哗,真是吃了大蒜好大的口气!

二太公与洪小英对他的回答都大吃一惊。

二太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他:“什么?你能够将《诗经》里的诗文全部背出来?”

“那你就背一遍吧……”二太公不信小洪飞能背出来。

“好!”小洪飞清了清嗓子,嘴巴一张,那些诗文就像学堂旁的山溪流水一样从他口中滔滔流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二太公对《诗经》自然熟烂于心,静心在听着。

小洪飞念诵着:……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二太公见小洪飞停了下来,说道:“最后一篇呢?”

小洪飞继续地念:《殷武》挞彼殷武……

小洪飞把305篇诗经全部背出来后,二太公不住地点着头。

在旁边对照着《诗经》的洪小英赞叹:“啊,二表哥,一字不漏!”

洪小英赞完后,竟调皮地给出了个难题:“二表哥,你能不能将《诗经》倒过来背诵一遍?”

二太公瞪了洪小英一眼:“有你这样要求人家倒过来背的吗?”

二太公在心里骂:“臭丫头,不要以为自己能,别人就不能。”

洪小英把舌头伸出,再缩了回去。

而小洪飞却说:“表妹,你要我倒过来背?行!”

二太公惊讶地问:“你真的能倒过来背?”

“能!你们听着:安孔成寝,闲有楹旅……”于是,小洪飞果真从后面将《诗经》倒过来背诵一遍,并且背诵得一样的流利顺畅,这更令二太公对这曾孙子喜爱有加,另眼相看。

洪小英也对小洪飞心悦诚服,为能有这样一位聪慧的二表哥而高兴。

二太公右手轻捋着下巴的长须,眼睛怔定地望着面前这曾孙,禁不住思绪万千:他所教的学生中,对这些经文,要念读几十遍才能记熟。自己当年在孔府学府曾得高人指点,修行不浅,但一段经文也要念几遍才能记熟背诵出来。而这个小子竟然在一无经文可看,二无名师启迪的情况下,仅偷听就能背得如此滚瓜烂熟。

金凤村,树木是多么的平凡;溪水,是多么的平凡;河流,是多么的平凡;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又是多么的平凡。

但是,面前这个小子,不,这二个小孩,却是二个奇才,二个旷世奇才,一股热潮冲击着二太公的心扉,一种冥冥的感知紧紧地攫住了他。

二太公沉思良久后,向小洪飞道:“你以后别站在破墙外面啦,还是进来吧。”

小洪飞点着头:“多谢二太公栽培。”

“你以后见面叫我师父便行了。”二太公把脑袋微微偏侧,向站在身旁的洪小英说:“以后他就是你的师弟了,把你师弟领进书房看书吧。”

“好的。”洪小英向着小洪飞,“师弟,走,随我到书房去。”

小洪飞跟随着洪小英朝北院走去,走了十多步后,他蓦地回过头来,嘴角含春,朝着二太公微微一笑。

二太公心坎一热:这个小子,内心聪颖,慧根智性,其本性和悟性不在自己之下。看来,村中要出栋梁之材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喜欢火热的年代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火热的年代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