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红枫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红枫落-几度流光几度秋 金银花开金银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江婶田里的活干完了。

村里人干庄稼活讲究一个互帮互助,今天我帮你家铺地膜,明天你帮我家挖洋芋。这个不成文的传统让村子依旧保持余温,虽说没了原来先呼哧呼哧老牛喘气一般的浓烈,却是秋日里庄稼人朴素难得的温柔。

镇子上可以买得到米面,于是最近这些年山里山外种麦子的农户便少了许多。不像以往,一定要把几十吨的粮仓填的满当才能踏踏实实睡个好觉。家里有粮了,不论外面吹多大的风,晒多久的日头,心里就都不会发慌了。

那会农忙正值酷暑,赶在太阳大喘气的当口。草场上竖着几十个麦架搭起的麦垛,其间只留出一个梯子能通过的窄缝,麻雀叽叽喳喳从四面八方拖家带口地围过来,准备开始一年一度的盛宴。草场里的拖拉机哒哒哒想个不停,帮忙的大伙将晒干的麦架拆散摆成圈,大石头轱辘在上面使足了劲,将一颗颗黑中带黄,黄中透亮的麦粒飞到人们的笑脸上。午饭休息时,顽皮的小孩便在上面练习翻跟头,有经验的已经可以连翻两个,还没熟练的只能歪着身子跟青蛙一样落在草上。

家里的女人在自家麦垛下清出一点阴凉,从面相饱满的麦穗中抽出适合掐草帽辫子的麦秆,将麦穗整齐切到袋子里,挑好的麦秆浸水后收好,闲暇时可以挣点零用钱,掐六七米便能卖个两块钱,可以给娃买两个大红鹰学糕。

傍晚,石轱辘碾过的麦穗被扫成一堆,村民在草场边上扫出一块干净地面,躲在落日的阴影里。大伙垫着扫把坐下,脱掉闷热的鞋子,听阳坡院子里老汉的对骂声,逗得众人笑弯了腰,笑出了泪,笑的没有了干活的力气。主家连忙杀几个西瓜,开一提啤酒,降降夏天的脾气。

等到晚风一起,一把把木锨便在场中挥动起来,趁着这会,人们赶紧将麦壳从麦堆里清出来,叫“扬场”。于是只留下了干干净净的麦粒,大伙帮忙把它们运回主家粮仓去。这会人们浑身是劲,成百斤的麦子也能扛着它跑起来。

这一天还不得结束,晚上,一家人在灯光里,还得拿着砖头,将白天割下的麦穗搓干净,这场农忙才算结束。要是赶上一个糟糕的天气,从晴空万里到乌云密布只要十来分钟,那可是真真要了命,一个来不及麦子就泡在水里,这一年可算是白忙活了。

村民相互帮忙,粮食填饱了村庄的肚子。

从秋种到夏收,这一年可算是实实切切地敲打着农民的骨头。上粪,播种,除草,施肥,收割,运输,晾晒,防雨,扬场,从家里到田里,从田里到家里,一趟又一趟,风吹日晒耗干了他们的力气,磨碎了他们的身体,困住了他们的人生。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儿女上,用自己的艰难托起孩子的未来。

运气好的一年,勤劳人家能够收四五十袋子粮食,就是一般的庄户也能有十几二十袋子。除了挑出最好的部分当作来年的种子,剩下的就安稳躺在粮食仓子里,躺在平静安稳的日子里。经过镇里场子的研磨,磨成白面堆在厨房里,女人把它揉在手里,揉出白面馒头,揉出韭菜油馍馍,揉出春秋冬夏,也揉出了村庄平淡温暖的生活。

十多年后,扬麦场长满荒草,再也不见麦架搭成的麦垛,也不见石头轱辘的踪影,脱麦机取代了他们。铲车开过,成了一大片新地,抹去了曾经生活的痕迹。玉米也取代了大部分的麦子,相比于麦子,玉米能卖更高的价钱,而且好种也好收。人们的双手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美好的未来。肥力不高,距离偏远的田地早已长满荒草,渐渐占据了田野的大部分景色。像是小北爷爷呆了半辈子的红石头坡等地早早被人们遗弃,大家已经意识到,种庄稼没有未来。

这片斜躺着的土坡,勉强立的住人家和烟囱,却再也留不住渴望远走的心。有劳力的多去城里打散工,留下妻子照看老人孩子。家里没老人的,纷纷拖家带口往外面走,两口子租个房子一起在城市打拼。吃过了庄农的苦,更凭着少有的踏实与朴素,他们很快就站住跟脚,踏上时代的列车。

全面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困难户像洪水一样冲击着战线,这片土地向外界露出了它的粗糙与贫弱。

外面的人开动脑筋,想法设法让困在里面人富起来。有的人养猪养牛,养着养着盖起了二层小楼。有的人种苹果,大红元帅依靠互联网走向远方,开上了小汽车。有人瞅中机会倒腾树苗,钱包也渐渐鼓起来。

金银花开了,黄的白的一团团盛开在田野,唤发新的生气。江婶一个下午能采摘十多斤,能有上百元的收入,这可是种粮食怎么也赶不上的。虽然腰有点酸,可与十多年相比,生活把大伙把当牲口用的时候,简直就是掉进福窝了。大伙感受着着时代的脉搏,畅想新生活油盐酱醋。

但总有人被困住了,躺在里面拼命叫唤。

以前的人们先养只鸡,养着养着就换成了羊,好好养羊,过几年就把羊换成了牛,就这样发了家。于是政府给牵来两只羊,可养了几个月少了一只,过几个月又少一只。等到上面检查的时候,就从别处借来几只小羊羔。

“养的都下羊羔了,好滴很呀。”检查的干部高兴地说。

“嗨嗨,懒婆娘坐轿子么。”来福坐在人堆里笑着。

江小北高中的时候村里终于修了水泥路,孩子们上学去不用怕滑摔了。这幅画在山上画了十多年,终于涂上了颜料。它向外面铺展蜿蜒,连起了柳树湾小学,连起了王家梁大道,通向了镇子,通向了省城。从盘龙山的口里接通新的时代,奔向更远的时代。

但无论怎么向外走,这儿永远是他们的家,死后将要长眠的地方,祖宗躺着的地方。所以人们不能也不敢完全抛弃江家湾,抛弃盘龙山。哪怕是发了大财开了公司的江海,也得老老实实听着它的规矩,几十年后他也得躺进这片土地里。

喜欢红枫灿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红枫灿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