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返198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钱学明接着说道。

这样的人,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像盖楼一样,基础打不好怎么能盖起楼来?对不对?

你发明的阶梯学习法的确很好,能让学习在最快时间内掌握重点知识,考试也轻松很多,可这是基础吗?我看不是,是取巧。

取巧虽然一时效果很好,但基础终究不牢考,长远来看,我觉得不应该在大范围内推广阶梯学习法,当然,如果文秀可以对这种方法改进几次,或许就能弥补缺点。”

钱学明的脸阴沉下来,这个陈玉蓉好不识趣,这次是什么活动?是宣传阶梯学习法的活动,是要在沈北推行阶梯学习法的宣传活动,你可倒好,直接来砸场子,真是无法无天。

张文秀也是满脸通红,不知怎么回答,一时间现场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清。

刘啸突然说话了。

“陈老师,我来解答您的问题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个小孩。

“他来解答?九岁小孩,他会什么?”

刘啸没理会所有人的窃窃私语。

“陈老师,您一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做为晚辈和学生,我非常敬重您这样的老师,谢谢你们了。”

刘啸很有礼貌,下面的老师们也是暗自点头,别看这孩子年纪小,但很有礼貌,家教很好。

刘啸接着说。

“陈老师您刚才说得没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因为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要有人才,这也是全社会的共识。”

其他人纷纷点头,觉得刘啸说得真好,是不是他母亲教他的?不过接下来,就是他们从没听说过的话了。

“我们的大学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无人能够质疑,那好了,我想问一问,我们每年考上大学的有多少人呢?钱爷爷,这个数您知道吗?”

钱学明随口道:“去年全国考上本科的人数大概是四十四万人,专科有六十万左右,一共差不多一百二十万吧。”

刘啸接着说道。

“一百一十万人,那这个数多么?”

钱学明笑了笑回答:“当然不多了,人才嘛,越多越好。”

“对,人才越多才越好,不过我们国家穷,养不起那么多的大学生,去年一百一十万人,恐怕前些年每年还没有这么多人。

好吧,我们就以十年期来算,自恢复高考到现在,十年时间,加起来能有多少大学生?就算每年一百万,十年一千万人,一百年也才一个亿,一亿大学生,这个数多吗?”

所有人都不知道刘啸再说些什么?但刘啸也没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接着说道。

“漂亮国是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他们人才很多,一个衡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漂亮国高等教育普及率是多少呢?

我告诉大家,是百分之二十左右,他们国家有两亿五千万,每年大学毕业人数是五千万。

同样的问题来了,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是多少呢?即便以一亿名大学生来算。也不过是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现在的大学录取率来算,一百年时间考上大学的人加起来也只是漂亮国一年毕业生的一倍,各位,这个数量比,你们怎么看?”

所有人都傻了,两个国家的差距这么大呢?那还怎么追?几辈子也追不上呀!

刘啸接着说道。

“漂亮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非常多,这些人中,极少部分从事的是顶尖科研,创造了诸如航天、登月等这样的尖端技术。

但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个层次,他们从事的是如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产业工人,其实这些行业才是真正造就工业现代化的根本力量,正是因为他们的产业工人文化水平高,才能研发出更好的行业技术,这也是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的最佳体现。

下面说说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现在因为缺少资金,所以高等教育普及率太低,可能有一些人成为了顶尖的科学家,但那些产业工人呢?

我们国家的产业工人文化程度很低,没有能力去制造更好的设备,急需大量高质量的科研人员,可是现在没有,或者很少很少,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所以我认为,国家未来高等教育方向是大规模扩招,现在大学每年招收一百万人,而未来,这个数目一定会不断增加。

两百万,甚至三百万,四百万,要把高等教育在全国普及,只有普及了,更多的顶尖科学家才会出现,同时也为我们国家各行各业输送高质量的产业人才,这,才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未来。”

刘啸的语气很稚嫩,但是掷地有声,如同洪钟一般在众人耳旁响起。

喜欢重返1988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重返1988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