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返198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张文秀同志的儿子,他叫做刘啸,对了,就是那个小朋友。”

钱学明说到这里还指了指刘啸,众人的目光刷的一下投了过去,刘啸微笑着摆了摆手。

钱学明接着说道。

“你们可能不知道,他今年才九岁,这个年纪也就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吧,可刘啸准备今年考大学,一旦考上大学,那就是我们国家最年轻的大学生。”

“什么?九岁考大学?”

所有人发出一声惊呼,太“吓人”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九岁怎么能考大学?

要知道我们国家可是有少年班的,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只不过刘啸更优秀,九岁就能考,为什么?

除去他的天赋以外,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学会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这说明方法是正确的,值得推广。

当然,我相信各位老师还有不少疑问,不过没关系,今天我们把张文秀同志请来了,让她为我们答疑解惑,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文秀同志讲讲她的心得体会。”

现场响起掌声,张文秀刚忙站起身对着大家深施一礼。

“文秀,不要太客气,也不要拘谨,咱们都是同事,坐下来说。”

钱学明招了招手,示意张文秀坐下。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们,大家好,我是张文秀。”

张文秀的心跳的厉害,面前可都是省内最优秀的老师,不少人还是大学生,她自己就是个高中生,学历差得多,想到这些就无比紧张。

“呼!”

张文秀长吸一口气,自己也不差,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你们有这么优秀的儿子吗?

想到这些,张文秀信心倍增。

“钱主任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阶梯学习法,我觉得谈不上讲解,在坐的都是老师,培养了很多人才,我哪里有资格给各位上课?

这个方法其实是我和我的儿子一起探讨出来的,对我的儿子有很大帮助,但对其他人有没有帮助呢?我不敢说。

在丰城时,我给一些家长讲过课,有一些家长反应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错,有一些家长反应一般。

所以我觉得主要还得看学生本身用不用心,用心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如果不用心学习,再好的老师也没用………下面我就具体汇报一下我的工作………。”

张文秀按照之前写的稿子讲了起来。

下面的老师听得很认真,特别是年轻老师听的最认真,不少人还做着笔记。

张文秀讲了半个小时,结束时现场再次响起掌声。

钱学明很高兴,觉得张文秀这个年轻人很聪明,讲话条理非常清晰,是一个人才。

“好,文秀同志讲的很好,下面咱们进入研讨阶段,在坐的各位老师和同志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问,文秀同志会针对阶梯学习法方面的问题给予你们答复。”

立刻就有很多人举起了手。

“那位年轻的老师,你来提问。”

钱学明指了一个年级二十五六岁的女老师。

“钱主任,侯老,文秀老师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嗯,这个阶梯学习法到底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学习法时,还以为是一位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发明的。

今天看到文秀姐这么年轻,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另外文秀姐还不是老师,所以,您能告诉我是如何想出这个方法的?”

张文秀哈哈一笑,心里嘀咕:这都是我儿子想出来的,跟我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不过问题还得回答。

“这个嘛,其实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儿子,他从小非常聪明,学什么东西都快,我决定要好好培养他,所以就天天琢磨小学、初中的知识,一点点的总结和完善。

后来刘啸也帮助我一起总结经验,去年时候终于编出了这本阶梯学习法,要说有什么有特殊……~说实话还真没有,就是每天都琢磨,时间长了自然就编出来了。”

侯健在一旁解释道:“文秀虽然没当过老师,但是她一心为了孩子的学习,鼓捣来鼓捣去,咦,无意之间就琢磨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法,这就叫做实践出真知,值得大家思考呀!”

钱学明也说道:“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文秀身上体现的很透彻,我们大家要向她学习。”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文秀。”

一位年纪大的老师主动站了起来。

钱学明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位老师他知道,叫做陈玉荣,是省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桃李满天下,就是太过迂腐,之前的研讨时就对阶梯学习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现在举手发言恐怕又是“找事”。

“嗯………好吧,陈老师,人家文秀同志对教学工作不熟悉,你可别为难她。”

钱学明故意点了一下,意思很明白。

陈玉荣没搭理钱学明,开口说道。

“文秀呀!看得出来,你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人,脑袋比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灵活多了,我很敬佩你。”

张文秀急忙说道:“谢谢陈老师。”

陈玉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文秀,以你的才能,应该去当老师,相信会更好,不过呢,正因为你不是老师,所以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并不了解,我们老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四个字: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什么是人才,就是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返1988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重返1988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