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瀛洲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长安刹羽(4/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张蓦这次回来不但带来了钢铁的冶炼技术和配方,更向朝庭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建议,那就是拉拢西域各国,与西域各国结盟,让他们这些国家脱离匈奴的控制,因为在这十余年当中,张蓦了解到,西域各国正是匈奴主要的兵源补给以及经济方面的供给源头之一。如果能够瓦解他们的联合,就相当于斩断了匈奴人的一条右臂,一旦匈奴人失去西域各国的支持,国力必然要减弱不少。

就是听了张蓦的建议,武帝决定与西域各国联盟,特别是一些相对较大的国家。

乌孙当时在西域各国中属于人口众多,政治军事都比较强大的国家,所以也就成了汉庭主要的拉拢对象。

为了彰显汉庭的诚意,将乌孙国彻底地从匈奴那边拉拢过来,虽然乌孙王昆莫的年纪已经一大把,汉庭还是决定采取“和亲”的策略,将同姓诸侯王中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江都公主刘细君嫁于他做了夫人。

而匈奴方面在获得这个消息后当然也不甘心让乌孙脱离自己这边的控制去和汉庭勾勾搭搭,所以便不断地派人去做昆莫的工作,并且也把他们的一位公主嫁了过去给乌孙王猎骄靡做老婆。

猎骄靡自小在匈奴人那里长大,内心一直还是倾向于匈奴人那边的,并且一直以来也是将自己定位于匈奴的附属国,但亲眼所见这近二三十年来匈奴被汉庭打得节节败退,实力已经在不如前,就是因为这种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得乌孙对汉庭也有了害怕恐惧之心,在这种情况下,猎骄靡两边都不敢得罪,而且在对待和亲公主的地位考虑上,将汉和亲公主刘细君封作右夫人,把匈奴人的公主封为左夫人,而右夫人的地位在左夫人之上。

猎骄靡有十几个儿子,但都死的很早,目前他的前太子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军须靡已经长大成人。军须靡目前也是乌孙王王位的最有力和最强势的竞争者,而且他也是当前名义上的太子。

随着猎骄靡的年龄一天天的变老,逐渐疾病缠身,留给他在世时间已经不多,在这种情况下,猎骄靡几乎将所有的国家大事都交与军须靡处理,自己也很少再过问,主要原因是也没有心力过问。

军须靡当时与匈奴人走的很近,因为老乌孙王猎骄靡虽说已经老态龙钟,头脑昏聩,但还没有明确将王位传于自己,并不能排除有出现意外的可能,因为自己毕竟还有不少兄弟在对王位虎视耽耽,觊觎已久。所以自己当前亟需一股豪横点的势力为自己撑腰,甚至于保驾护航。

从地缘上看,汉庭实在太过于遥远,如果指望他们,一旦出了什么变故,等他们到这里,别说黄花菜,只怕连昆仑山的雪峰都凉透了。

而匈奴人就要近的多,如果有了匈奴人的支持,一旦发生不测,不能说旦夕之间,顶多十天半月准能赶到,这样的话,只要能抓住跟紧匈奴人,这些叔伯兄弟通通不足为虑!

因为有了这样的如意算盘,因此对于匈奴屠狮王的到来和示好,军须靡不仅大表欢迎,更在之后倾心结纳,唯恐怠慢了他们。

就在此时,刘雪主不远万里从中原到西域来看望刘细君。

那么,刘雪主和刘细君是什么关系,是怎样认识的呢?这还要从七国之乱说起。

刘雪主的祖父刘濞是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发起人和领头人,当时七国联军被周亚夫击败后,吴王刘濞和他的太子在投奔东越王时被杀,之后被景帝夷灭三族。

刘雪主的父亲是刘濞的众多儿子中的一个,七国之乱失败之后,机缘巧合逃了出来,当时他才十几岁,从此无家可归。

后来隐姓瞒名,四十多岁时才认识了刘雪主的母亲并结了婚,之后便才有了刘雪主和她的弟弟。

刘雪主出生之后,还在襁裕褓之中就被人送到梧桐山庄,三岁那年,刘雪主的父亲被别人杀害了,也就是在那一年,刘雪主被许容宜和谷霞绮两人共同收为弟子。

刘雪主的母亲与江都王刘建的夫人,也就是刘细君的母亲是亲戚,后来,在刘雪主的父亲去世之后,她的母亲还有一个弟弟便开始逃亡,后来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便偷偷地投奔江都王刘建的夫人。

江都在春秋时便属于吴国的领地,后来刘邦分封诸侯王,江都亦在吴王刘濞的封地之内。

江都王刘建是景帝之子,江都国是在七国之乱后分封的,后来景帝去世,武帝继位时间不长,便专注于与匈奴作战。

为了国内的稳定,朝庭无暇也无意再对当年的一些后账进行清算,所以对当年“七国之乱”中七位刘姓诸侯王后裔的追究也就相对的松了许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声便渐渐地小了下来。

江都王刘建是武帝刘彻的异母弟弟,于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就因谋反败露而畏罪自杀,到刘细君远嫁西域,时间已经过去十五六年了。

刘细君是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远嫁到乌孙的,这种做法对于朝庭来说也算是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了,因为刘细君本是罪臣之后,这也当是给刘建后人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算是朝庭的恩典。

在刘细君去乌孙之前,刘雪主曾经数次去刘细君家见自己的母亲,就是从那时起便认识了刘细君,两人年龄相差不到五岁,但一见如故,颇为投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瀛洲传奇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瀛洲传奇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