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第九十二 鹿鸣(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能为各位兄台尽些许微薄之力,那是在下应该做的,道谢那真是太见外了。”沈轩笑道,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觉:“莫要忘记,若是各位闲暇之余,一定要再上武昌游玩,衣食住行由在下包了。”

“放心,只要有时间,我们一定前去拜访沈兄,希望到时沈兄不要见怪才是。”孙进彬彬有礼的笑道。

“与诸位再会之时,在下扫榻而待。”沈轩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文昴,我们也该起程了。”抬头查看天气情况,发现正适合驶船航行,袁方也不再耽搁时间,向沈轩辞行,拱手告别之后,一行人登上客船,再次与沈轩挥手相别,这时张信心情舒畅之下,情不自禁的冲沈轩叫喊道:“沈兄,青山不改,绿水常流,后会有期。”

客船顺风扬帆而去,留下一脸错愕的沈轩,船上的众人也感到有些哭笑不得,充满江湖意味的话与张信的解元身份极为不符,如何让众人听得习惯,无奈之下索性装做什么也没有听到的样子。

帆船在江河上平稳的行驶,众人在船上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感觉,与来时忐忑不安的心情相比,回去的感觉却是十分的兴奋喜悦,恨不得早日回到州学之中向莫学正报喜。

“子任,回到州学之后,你有何打算?”心情舒畅,自然而然的闲聊起来,袁方眯着眼睛感受着河风询问道。

“向莫夫子汇报之后,与子诚一道回村。”张胜毫不犹豫的说道。

“然后呢?”袁方悠闲的问道。

“什么然后?”张胜有些不解其意,说道:“回村之后当然是继续去州学苦读,准备来年的会试啊。”

“就知道你会这样回答,难道你没有其他想法吗?”袁方睁开眼睛,语气中充满诱惑说道:“子任,你也年满十八了吧?”

“是啊,怎么啦?”张胜问道:“大家都是同年出生的,你还来问我这个做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袁方笑嘻嘻的说道:“你也是时候考虑你的终身大事啦,要不要我给你介绍几位名门闺秀?”

本来也有些疑惑的众人终于明白袁方是什么意思,哄然大笑起来,这让张胜有些恼羞成怒起来,扑向袁方喝道:“留给你自己吧。”

因为在船上,两人也不敢太放肆,也怕提到河里去,张信微笑的看着两人吵闹,心里却想起身在王府中的那佳人倩影。

两天一夜之后,一行人终于到达安陆州学,州学早就已经得到消息,学院披红挂彩,尽是喜庆之色,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场面让众人也兴奋剂起来。

“见过莫学正。”

“先生,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夫子,我等一切安好,终于考上举人了。”

莫学正看着围绕在自己身旁报喜的众人,喜形于色露出开怀的笑容,听着众人的叙述乡试期间发生的苦事乐事,连连点头不止,自己含辛茹苦的教书育人,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培养出一批对国于家有用的人才出来,辛劳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还有什么比这个值得更高兴的,莫学正听到张信考得第一,是这次乡试解元之时,惊讶之余也心感安慰。

“子诚,老夫总算没有看错你,虽然你在乡试中一举夺魁,但来年还要参加会试,莫要因此骄傲自满,前面的路还长得很呢。”莫学正语重心长的说道,以前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天才就是在众人的称赞中慢慢的消逝的。

“先生教诲,学生不敢相忘。”张信当然不敢怠慢,连连点头应承。

又是一次欢宴,当地的大小官员都前来参加,也表明自己没有忘记朝廷教化的职责,毕竟是自己管辖的地方考中的举人,也算他们的一份功劳,莫学正更是按照传统惯例,把这次乡试中举的众人名字,铭刻在学院里有石碑上,以示后人,这可是件非常荣耀之事,虽比不上名垂青史,但也算流芳百世,这让中举的众人更加高兴。

喜欢明臣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明臣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