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朝大丈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0章 改土归流(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大明朝廷眼见无法收回这些地区,最终无奈放弃,并且撤销了朵甘都指挥使司,直到最近两年李景派兵将朵甘地区收复。

不过李景认为沿用以前的军事和行政机构,一是有后患,二来也不利于管理。因此,李景思之再三,决定取消土官制度,仿照大明其他行省成立青海承宣布政使司,在布政使司下面设置府州县三级地方官府衙门,也就是用流官管理地方。

另外,李景认为朵甘地区以前划分的辖区非常的不合理,含有后世的西藏和四川以及青海各一部分地区,地形十分复杂,从西宁卫到南端的原朵甘思宣慰使司,最好走的道路是从四川的境内绕过去,这非常不利于青海布政使司对这一地区进行管理。李景准备等乌思藏地区收复以后,重新对这一地区进行行政区划,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将朵甘地区打散拆分。

因为涉及到以后重新进行行政区划,因此朵甘地区很多地方暂时并未设置地方官府,眼下还处于军管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交接的时候的方便,避免各行省为争夺地盘扯皮。

也就是说,现在卢象升作为该地区最高军事主官和最高行政长官拥有极大的话语权,临时任命一名管理地方的官员非常容易。

卢象升打算安排李安国在这里出任地方官,这里现在就像是一张白纸,李安国随便做些什么事情就能出成绩,有了成绩,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提拔了。

李安国其实不知道在护送后勤物资的部队当中有卢象升秘密安排保护李安国的护卫,而且这些护卫还带着卢象升写的手令,到了地头以后,就会对李安国进行任命。

后勤部队一路南行,走了十余日,终于抵达原朵甘思宣慰使司所辖境内(现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以及阿坝县一带)。相比其他地区,这里的地势算低的,尤其中西部地区乃是盆地,条件比别处强得多,黄得功的大军便驻扎在这里。

黄得功部等这批物资补给已经很长时间了,由于周边地区已经被他清剿的差不多了,再要出击,就要进入乌思藏地区,那可是真正的高原作战,每出动一次,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

虽然卢象升让黄得功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不过黄得功却没有完全听命,黄得功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出动一次,对乌思藏地区进行扫荡。

黄得功心里是很明白的,虽然朝廷现在无力收复乌思藏地区,可是他不能闲着,他现在每出动一次,以后朝廷收复乌思藏地区的时候,负担就会轻一分。因为乌思藏地区的地势实在太高,气候条件太过恶劣,士兵不经过训练根本无法在高原地区作战。

训练一支这样的部队,然后将乌思藏地区平定,肯定要花一大笔钱。也就是说黄得功现在每平定一个地区,就会为朝廷日后节省一笔开销。

而黄得功的部队在这里已经打了近三年的仗,士兵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地形,如果重新转为朝廷军,就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钱。同时,黄得功多立一些功劳就可抵消以前的错误,还能为部下回归朝廷以后争取更多的待遇。

不过黄得功也不会让麾下的兄弟们去高原地区跟那些藏人动刀子玩命儿,每当武器弹药消耗的差不多了就撤军,然后再跟卢象升讨要一批,等卢象升的补给运来,他的部队也修整的差不多了,然后再出兵扫荡乌思藏地区。这么不停地折腾,乌思藏和朵甘交界地区的藏人基本上被黄得功收拾光了。

喜欢明朝大丈夫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明朝大丈夫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