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汉末独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6章 破敌(2/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李恢敢和他们动手么,恐怕至少现在是不敢的。

为什么不敢?因为他们不单单是南中的世家,还是李恢的世家,李恢能够走到这一步,离不开他们的支持,若是李恢这么的“不讲规矩”,他们也能够将李恢身败名裂。

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就不要说什么官话了,所以说,这群家伙很容易就能够知道孟获说的话,都是假的。

但是这才是重要的,孟获为什么要说假话,这是他们最大的疑惑,孟获没有必要告诉他们这种假话,而且这种理由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不过当他们发现孟获将这个消息已经传播出去之后,他们难免的就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这不是要告诉他们,这是要告诉他们麾下的士卒,为什么要告诉他们的士卒。

因为孟获想要杀人!

这种联想听得孟获都是满脸的蒙圈,但是这就是世家的想法,当蒯蒙将这种想法告诉孟获的时候,孟获的小脑袋瓜也是蒙蒙的,反应了老半天他才能够反应过来。

所以他更加觉得,蒯蒙这个家伙,或者说世家那群家伙,一个个的脑子里面都不是人事儿。

之后将大军留下之后,孟获和蒯蒙再次开始了商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孟获想要走出南中,蒯蒙想要南中平定,这两个其实是有共同的地方的。

只有南中平定了,孟获才可以被蜀汉朝廷带走,带到成都,带到更好的舞台之中。

而想要南中平定,想要让孟获有更多的手段,那么就必须将当时还是活人的雍闿变成死人,因为雍闿只要活着,无论江东还是西川,无论朝廷还是世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放在雍闿的身上。

他孟获纵然有着不下于雍闿的势力,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在这群人的眼中,孟获和这群南中的蛮夷一样,都是一群蛮夷之人罢了,这种人哪里值得他们在乎。

所以要改变孟获的这种情况的话,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所有人将目光从雍闿的身上挪到孟获的身上,但是这又谈何容易,雍闿是谁,或许和李恢等现在正在出将入相的人不能比,或许和爨习这种曾经乃是班家后人的家伙比不了,但是现在也不是傻子,雍齿之后,正经儿的大汉贵族直属后代。

所以蒯蒙只是稍稍提醒了他一番,他就明白了过来,想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雍闿死了,那就天下太平了,雍闿死了,他孟获就可以借机上位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不就是被天下所熟知了么。

孟获听到这个计策之后,他总觉得哪里有些问题,但是他已经被刚刚世家的思维镇住了,所以他也实在是察觉不出到底哪里有问题。

所以,最后的最后,他同意了这件事情。

孟获没有派出任何用来保护雍闿的人手,这才给了蒯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越嶲郡将雍闿击杀,最后的结果也没有让孟获失望。

没有人会将雍闿的死想到孟获的身上,因为孟获是被高定的人杀死的,虽然死得特别委屈,但是事实就是他死得非常漂亮,至少在孟获看来,雍闿死得非常好。

剩下的时候就是为了未来做准备了,想要完成孟获的想法,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孟获一定要恢复自己孟家嫡系的身份,毕竟他做得再好,如果只是一个蛮夷的话,蜀汉朝廷也不会同意让他如何如何的。

而这一点需要世家们的同意,对于这个,是孟获最为难的,但是却是蒯蒙觉得最简单的。

想要让一群人承认,这无疑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让他们感觉到危险,然后只有将自己推出来这件事才能够被挡过去,那么这群人无论多么的不愿意,他们都会这么做。

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办法,只不过这种办法需要有些牺牲。

诸葛亮出兵的消息,和官员任命的消息早早的就传过来了,传过来之后,他也就知道谁是牺牲品了,益州郡太守王士,越嶲郡太守龚禄。

虽然这两个人真的是命不该绝,但是有些人不死,南中就无法被平定下来,或者说,南中就无法被快速的平定下来。

诸葛亮这次出兵,蒯蒙觉得他有些太冒险了,这个骄傲的人,不像是一个愿意这般行险的人啊,按照蒯蒙对于诸葛亮这个舅舅的了解,这是一个极端谨慎的人。

雍闿不死,他不会出兵,就算出兵也应该依次攻打,而不是兵分三路,尤其是有一路乃是这位庲降都督李恢所率领的,这是说不过去。

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有一个,诸葛亮平定南中只是为了某件事情做准备,或者说,他需要做成某一件事情才好,而且这件事情很不好做,也很迫切!

蒯蒙这段时间一直在南中,不知道诸葛亮哪里是不是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了,但是他却是知道,能够让诸葛亮这般行动的,恐怕依旧是那么几位才有资格了。

江东恐怕诸葛亮就算是看到了机会他也不会动,那么剩下的其实就是中原了,蒯蒙也在想,莫不是中原有什么大变动?

这一次,李恢这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直接从牂牁出兵益州郡,诸葛亮走水路直入越嶲郡,越过重重高山阻碍,要直插高定元的腹地之中。

同时马忠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竟然独领偏师讨伐牂牁,对阵已经在牂牁扎了根的朱褒,这种阵法无一不说明这一个问题,诸葛孔明这次是要速战速决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独行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汉末独行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