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返198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市里采访(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当然,刘啸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上报纸,老百姓天天为了生活努力工作,谁没事去看报纸呀。

刘啸不同,他是天才,一个十岁就有可能考大学的天才,对于猎奇心超强的老百姓来说,刘啸身具超高的流量。

而且现在人们对孩子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他们看到这样一个神童当然会想:他的父母是怎么培养的?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绝技呀?这就是话题性。

身具流量,又有话题性,想不火都难。

刊登报的第二天上午,张校长就把电话打到了轴承厂,刘啸接的电话。

“刘啸呀!哎呀,你父亲呢?告诉你父亲,下午在家等着,请假别上班,记者要采访你………他们上午就来了,不过被区里的人接走了,说下午去你家采访你。”

果然,市里面开始行动了,刘啸马上又给母亲的单位打了个电话,告诉母亲下午请假接受采访,这一次,母亲要露脸了。

刘向学得到消息,班也不上了,急急忙忙带着儿子回家,市日报社要来采访,屋里面总得收拾收拾。

其实屋子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就是简单擦了擦柜子,没错,家里面除了一张可以折叠的饭桌子外就没桌子了,另外地也得简单的扫一扫,在撒上一点水,防止扬尘。

下午一点半,有人敲门,夫妻二人走出屋,打开门,门外站着四个人,为首是佟占国,后面是他的秘书,手里拎着两摞书。

另外还有两个人,一个年纪也比较大了,跟佟占国差不多,另外是个年轻人,脖子上挂着一台照相机,应该是日报社的记者。

“向学、文秀,我们又来了,刘啸呢?”

佟占国和两人都熟了,也不客气直接向屋里面走。

刘啸也走了出来。

“佟爷爷好,小李叔叔好。”

佟占国的秘书姓李,二十六七岁的年纪,现在和刘家也都熟悉了。

“好,好,老吴你看看,多有礼貌!”

佟占国指了指那位年纪跟他相仿的人道。

“向学,文秀,这位是咱们市日报社的社长,也是市宣传部副部长吴有才,听说刘啸后专程来采访你们。”

吴有才非常客气的跟刘向学夫妇握了握手,然后仔细的看了看刘啸。

“这个小孩子不一般呀,眼睛有大有亮,耳唇厚重,都快垂肩了,刘备就是大耳垂肩,一看就是有大福气之人,咦,向学,你们家有家谱吗?是不是刘备的后人?”

刘啸差点没笑出声来,好家伙,这位老先生还是个考古学家。

刘向学愣了一下,对方的提问还真是刁钻。

张文秀反应很快,马上说道。

“向学,你们刘家还真有个家谱,好像祖辈是从东山省迁过来的,到了你太爷那辈定居在沈城的苏姑屯。”

刘向学一拍脑袋。

“对,还真有,好像就放到咱家的一个柜子里了。”

吴文才听到对方有家谱顿时来了兴趣。

“祖辈是东山省?嗯,差不多,当年他们有不少人来闯关东,到我们这边也有不少人,但有家谱的不多,显然你们祖辈也是大户呀!

历史上东山省有不少人才,比如诸葛亮是琅琊人,琅琊就是东山省,还有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没做皇帝前是琅琊王,那是个好地方呀!就是经常发大水,每次黄河改道他们就遭殃,跟我们辽北省差远了。”

吴有才侃侃而谈,一副老学究的样子。

佟占国一旁推了吴有才一下。

“老吴,没让你在这掉书袋,再说了,刘啸也是三国迷,他对三国的了解未必比你差。”

吴有才呵呵一笑道。

“我知道,小刘啸,你说三国里有我们华夏人的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和侠客梦,这很有想法,我仔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能看出这一点,三国起码看过五六遍,你说对不对?”

“一上来不是家谱就是三国,这个吴有才还真是一个老学究。”

一旁的佟占国这个气呀!

“老吴,你是来干什么的?想要论三国,哪天有工夫我陪你聊上一天,今天是来采访刘啸,其他的话别说。”

看到佟占国有些生气,吴有才急忙点头。

“好好,知道,我不多说话了。”

两人的关系显然很不错。

所谓采访就是记者询问一些问题,然后记下来,等回去后再进行加工润色。

不过呢,昨天日报上已经刊登了刘啸的一些事迹,今天吴有才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写文章,主要是突出刘啸的个人事迹。

比如从小的家庭教育怎么样;是如何学习的;是什么原因让刘啸成为一名天才。

对了,更要突出市教委,特别是佟占国如何发现刘啸这位天才,这一点也要着重。

看来是张彦鸿的那篇采访刺激了佟占国,明明我做的最多,怎么让你抢了个先?

这个采访正合刘啸的心意,你不是要让我说说成长经历,来吧。

喜欢重返1988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重返1988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