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后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江南行 (1)(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过了几日,我便心烦意乱,给大汉朝最尊贵的嘉靖皇帝陛下修书一封,拿出当年毕业时的论文精神,洋洋洒洒的五千来字,重点阐述了侍卫人数众多带来的种种弊端及不良社会效应。末了问上一句:把我忘了没?最后用白信封装上完后,顺手丢给周勃,吩咐了一声:第一时间交到皇帝陛下手里。他一愣,立刻领命而去。

嘉靖小情人的回信很快便来了,我兴冲冲的打开一看,气了个半死,等于没说。上边简单单几句答复:我很想你!一切照旧!!不敢忘!!!不能忘!!!!空了一大段,末了也来上一句:朕不介意小伶雪称呼朕为桀郎。

他倒是干脆又煽情,还有,我教的感叹号很能学以致用。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封信,叹了叹丢在一边算完事。

我一气之下,来了个眼不见为净,结果这两千侍卫,居然也没让我操心,不知打哪混来了马匹,一路疾风而驰,倒也不慢,然而吃在我们这辆豪华马车的亏,体笨迟缓,还是半个月才到了目的地——应天(即南京)。这天,是汉嘉靖五年四月廿九日。

折合公历,此刻的应天,大约为1398~1400年南京,因大汉朝开国初期定都应天,所以又称南京或是初都。

我们张家老宅子,大概位置便是莫愁湖畔,离秦淮河极近,秦淮河畔的贵族世家聚居之地,据说也是极有名的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我们一行人从北门进城,浩浩荡荡的向张宅驶去。路过夫子庙一段,我不由得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从黄领子的缝隙中瞧去,还是上午时分,本以为秦淮河畔正是寂静时分,艳妓们也许正在休息。

哪知我想错了,也不知是谁透露出端敬王妃今日带着数千禁军侍卫凤驾抵城,满城轰动,上至城中贵族官员,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全都沿城门往张宅两边集中起来,那些个花舫上的姑娘,不管头牌、妈咪、大茶壶,统统都站在花舫外头张望打量,好一出花红翠绿,让人眼花缭乱。都幸好禁军侍卫见识多,不卑不亢甚至是趾高气昂的一径往宅子前进。

我终于明白,封建社会的流言蜚语传播的速度,丝毫也不亚于拥有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现代社会,经过京城的系列事件,皇帝迷恋上端敬王妃张伶雪的消息已经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简直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就连街边乞儿,也都窃窃私语,私下相互求证。

好不容易到了宅子前边,正门大开着,从车缝里依稀可见门口的石狮子挂着大红锦锻子,门内的下人齐刷刷的跪了满大街,车子略微停顿,绿萼看了看我,我略一点头,她下得马车,走到跪在正前头的总管前边说道:“王妃娘娘吩咐:都叫起吧,有劳各位了,大伙儿先进去,待会里屋再见礼罢。”绿萼在我身边,大小也是个生活主管,不声不响也是颇具威严的,我估摸着以绿萼的姿色教养,定能让南京城的父老乡亲们惊艳数把,果然,她一下场,四周一遍冷气直抽,再把场面话一说,那叫一个精彩。

马车在停顿数分钟后,仍是直直的向门内驶去。一进门,便有总管张有材及材婶两人前进汇报工作。

张有材的父亲是老太爷定边公的马童,深得信任,后来国家安定,便让他爹当了管家,后来张有材又袭了父亲一职,如今年事已高,特留在祖宅养老,顺便掌事。

张有材的大儿子,便是京城张宅的管家了,可惜在张宅火灾事件中,以身殉职。此番看材老爹一副感慨万千的样子,我不忍心他俩口子给我跪着回事,特免了大礼,又让绯红安排着赐座。

喜欢我的后半生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我的后半生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