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印象宜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赵铁公与郭有明(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赵铁公与郭有明(13)

十三、宜昌的风水

宜昌的地形很奇怪,按照风水学的说法,先是说老城区缺土,就被写过《尔雅注》的郭璞千里迢迢的从中原运土到宜昌筑成尔雅台,而且还封闭了一处城门想给以改变,可是效果似乎不大。历史上除了出了明朝的王天官和清朝的刘一儒,其他的名人都来自宜昌城区之外,即使是来自郊区,也会被那些从小生活在环城路加上九码头以上中心城区的所谓正统的宜昌人用宜昌话说成是“果子“,明显的有一种鄙视之感。

可是即使这样,宜昌人无论在宦海里钻营取巧还是想通过科举谋取身份上就是依然没什么起色,连一个状元也难求,即使是后来赵铁公把城墙扒了个干净也同样如此。于是人们就发现江南的镇镜山面朝长江的一面似乎像露出了一面镜子正对着宜昌城,联系到磨基山左侧的笔架山、右侧的五龙山,宜昌人就越发忐忑不安,就首先在镇镜山上修庙,试图从源头上抑制磨基山;又在东山修了东山寺,和磨基山争锋相对;还在宝塔河建了一座天然塔,以镇五龙的邪气。

可是似乎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宜昌本地人依然从中得不到任何恩惠,反而越来越失望,于是就有人分析说,磨基山就是一个**的石磨的基础,将宜昌本地的好运都磨掉、顺水流走了;而那一面类似铜镜的岩面也一直对着中心城区,凡是懂一点风水的都知道被一面镜子照着就是很不吉利,就是妨碍自己的官运和命相,对自己的命运有很大的妨碍,说起来有人不信,可是相信的还是绝大多数。如果自己的家门被别人的镜子(宜昌人叫照妖镜)给照着,肯定会火冒三丈、大发雷霆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气冲冲地打上门去讨个说法的,这就是阴阳风水在人们脑海里的根深蒂固。

磨基山的那面镜子太厉害了,所以风水先生断定,面朝长江、也就是面朝磨基山的都不好。比如万达恰好就正对着五龙,宝塔镇河妖的传说在宜昌妇孺皆知,可是那里没有宝塔,所以对生意不利;美岸长堤也不好,风水是个“破“字,镇江阁本来是镇邪的,在那儿动土意味着什么谁都知道后果不妙,连公交车的线路都绕着走;三江航天最终破了解放路的风水,所以那里现在生意做不起来,逐渐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因为相信风水,大南门的那座人保大楼才会偏偏侧着开大门;因为懂得风水,长江丽景才会活生生的将自己小区的大门开到隆康路上去;桃花岭的风水也不好,所以市委要搬到白龙岗去,军分区也将自己的大门转到了夷陵大道上……别不相信风水,也别听什么冠冕堂皇的各种辩解,其实风水这才是改换门庭的真正事实。

宜昌市政府的大门原来是面朝红星路、背对长江的,随着城市骨架的拓宽,也随着沿江大道的建成,自然而然就把自己的大门转到长江这边来了。很多年前就曾经听一风水师说过,这是一大败笔,因为政府大门正好面对磨基山!后来的政府大院里也用各种理由安装了几面反光镜,可是怎么敌得过对面山上那面**的镜子,所以,很庄严的大门口总是有人闹事,三天两头都有告状**的将政府大门试图给堵上,加上恰恰就在沿江大道上,被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看得一清二楚,政府的形象不好是事实,也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于是,宜昌市政府决定搬迁,选中的就是原来的137(中南橡胶厂)的地盘,殊不见就是因为这个搬迁方案,促使各大房地产商提前在中南路和城东大道一线布局,几年之间,原本一片田园风光的水田菜地就变成到处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投资商和投机商纷至沓来,就等着市政府搬迁以后提升楼盘的档次,那些有钱人之所以购买那里的楼盘也是基于升值的考虑。

凡是去过的人都知道那个地方的确风水不错:从大环境而言就是“左为青龙,右为**,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的风水宝地模式。既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也有远近呼应的低山小丘,左右两侧则有护山环抱,加上中间地势宽敞,且有屈曲流水环抱,自然就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不过卧槽--MD,这不是选阴宅,而是要找一个能够提升官运的所在地!

这样明显的错位连我这样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阴阳八卦的都知道,那些当领导、谋发展、想宏图大展的大人物难道就不明白吗?所以,从郭有明之后宜昌不知换了多少市领导,市府搬迁的事一直迟迟落实不下来,一晃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市政府还是默默地面对着江南的磨基山,还是深藏在一个大院里,还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还是没有一点搬走的意思,也许就是认为这里的风水至少强于那个新址吧?

说一句多余的话,有人说,郭有明之所以倒台,就是因为他私欲熏天,和房地产商勾结做出了搬迁市府的决定而得到的报应。一笑。

喜欢印象宜昌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印象宜昌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