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曼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往事(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既然不听劝,陪房也只有闭嘴,偷个空请求回徐府,徐琴巴不得身边没有人在耳边罗嗦,厚赐而去。如此过了十来年,那丰厚的嫁妆已所剩无几,俞姑爷既是才子也有傲骨,不愿去岳父家相求,带了妻儿前去投奔在山东做知县的哥哥。

到的山东不久俞姑爷就感了风寒一病不起,临终前拉了徐琴的手,说此生娶的如此情投意合的贤妻就无枉了,又请兄嫂照顾好妻儿就此瞑目。徐琴痛哭一场,等办完丧事才发现银子已经全都一空,除了些衣衫首饰再没有别的。兄长虽做知县,也是立志要做清官的,那些俸银只够一家子吃饭,哪供得起别的开销?

徐琴到得此等地步,也要拔了金钗换了罗衣,和嫂子一起操持家务,再不能似从前坐食。徐尚书听的徐琴到了这样地步,忙遣人前来看望,还说要让徐琴回娘家过活,徐琴也有丈夫的耿介脾气,自然是不肯。徐尚书没有办法,见俞泠年纪和曼娘也还相近,就为曼娘定下这门婚事,也好名正言顺周济一二。

不过徐尚书经此一事,和徐首辅密密谈了许久,说家里孩子不能只懂得风花雪月,也要晓得些人情冷暖,仕途经济这些。徐首辅一个儿子已经被养成只知风花雪月的,连带孙女也是如此,晓得长子说得对,也只有点头应了。

俞姑爷过世后没有半年,俞知县操劳过度也去世了,他夫人见他去世,也似油灯熬干一样撒手而去。好在俞知县做官声名还好,不少百姓前来帮忙办丧事。徐琴这才没手忙脚乱,带了俞泠俞隆披麻戴孝奉了三具灵柩回乡。

徐尚书见状又让人来接徐琴回家,但徐琴宁愿吃糠咽菜也不愿回娘家享福。徐尚书拗不过女儿,也只有作罢。徐琴原先再不拿银子当一回事,也要给人画几幅花卉这些来换银子好让侄儿和儿子能有饱饭吃有暖衣穿。这样日子过了一年,今上为人至孝,为太后举国征诏女画师入宫为供奉。

徐尚书又让人把徐琴的画作送上,既是首辅的孙女,又是守节的节妇,太后点名要徐琴入宫。徐琴生长官宦家庭,晓得出嫁女儿拒绝娘家帮助是可以的,但拒绝宫廷征召不好,这才入宫为供奉,徐大太太到了此时心才放下。

这段往事陈家自然晓得,徐大太太不由叹一声:“那宫中那是我们这样人家能比的。说来,我们离开京城之后,还要多亏你照应。”陈珍兰忙又说几句谦词,柳嫂已经进来:“就这么一回,小爷们把那坛花雕全喝完了,还说再送一坛,太太您瞧?”

徐大太太脸一沉:“这可不成,让厨房做几碗醒酒汤送去。要真想喝,晚上再喝。”柳嫂应是退下,陈珍兰说完这些家常话,到徐家的目的已达到大半,剩下的就是再和徐家其他几位应酬一番就回娘家去。

曼娘听的自己要和姨母去京城,心里也是欢喜,算来还有一个来月,忙着收拾东西打点礼物。陈珍兰只笑着瞧她,曼娘刚拿起一件东西:“这个,是带去给六姐姐的。”春雨就掀起帘子进来:“小姐,四太太来了,说要见五姨奶奶。”

陈珍兰已经站起身,曼娘忙放下东西准备去迎,四太太已经在九奶奶搀扶下走进来,瞧见曼娘也不说话只让曼娘出去。曼娘看一眼陈珍兰,陈珍兰点下头曼娘才出去。一等屋内只剩的她们三个,四太太就对九奶奶道:“过去跪着求五姨奶奶。”

喜欢曼婚请大家收藏:(m.fuziwuexue.com)曼婚夫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